400-123-4567
cq9dianzi
400-123-4567
时间:2022-11-16 点击数:
11月4日-11月5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2022年会”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学术会议主题是“风景园林学知识体系”。受疫情影响,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召开。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单位、设计单位累积3400人次风景园林学者、专家、设计师、学生参加了本次年会(腾讯会议线上会议室与bilibili直播间相结合)。在国家学科和专业目录修订的历史时刻,各学者、专家、设计师、学生共同探究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的知识体系。
主旨报告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林广思教授主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杨锐教授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彭长歆教授发表致辞。5位嘉宾分别作主旨报告,并针对交叉学科、风景园林实践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杨锐教授首先对此轮学科专业目录调整进行了观察和思考,评估了近11年来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同时,指出了“美丽中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等战略机遇,以及风景园林逐步边缘化的严峻现实与困境。最后,杨教授从学科发展历史角度提出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未来的突破口,指出了攸关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未来的关键问题。
王向荣教授从农耕文明时期土地利用及地表营造的经验与思想、工业化之后的人工环境营造思想两大部分展开,明确了其作为两大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最重要的理论源泉和基础的地位。最后,王教授梳理了风景园林学的定义以及理论来源。
成玉宁教授以多年来的个人设计作品为cq9电子媒介,从生态与形态的辩证、形式与意义的融合、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3方面论述了其对景观设计思维特征的理解。成教授指出现代景观设计思维的创新性表现在耦合目标导向与问题驱动的双向过程,其突破了“发散”与“收束”2种状态,是“线性”与“非线性”思维的融合与迭代优化,是设计美好人居环境的思维范式。
刘晖教授认为学科建设需要一种属于风景园林的科学思维路径及其底层逻辑,形成从景观认知、景观诊断、景观项目到景观设计的“景观链条”。此“景观链条”可作为进一步厘清传统风景园林文化、表达生态功能价值的媒介,使其成为跨学科研究和转化的桥梁,不断聚焦、创新风景园林知识体系。
林广思教授从风景园林行业现实出发,基于探究风景园林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设计依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何保证等问题引入风景园林策划的概念。林教授系统介绍了风景园林策划的理论归纳过程与实践演绎过程,基于实践项目的认知与经验,对风景园林专业领域与知识谱系进行了补充。
分论坛一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万敏教授主持,共8位嘉宾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同时,嘉宾们重点讨论了各大高校目前有关风景园林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及各位嘉宾所分享的领域在风景园林学科基础理论和核心知识中的地位及作用。
刘颂教授首先指出了新时代风景园林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3个方面讨论了对新时代风景园林教学体系改革的看法,指出了新时代对标国内外先进培养体系和组织模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优化培养计划和知识体系。
李倞教授首先明确了风景园林基础理论与核心知识的内涵,其次指出了构建韧性的基础理论与核心知识体系的方法,包括5个方面:是否专注于扩展行业、是否专注于细分领域、是否专注于分工合作、是否专注于向其他学科学习、是否专注于创新探索。
郑晓笛副教授从场地认知、规划设计cq9电子园林知识、实施建造和绩效评估4个环节论述了风景园林实践中设计和科学的演变关系,辩证地探讨了各环节中科学导向的增强与局限,指出了风景园林中的动态性与不可控性是无法用科学以一概全的。
报告题目:建筑-人-环境整体观:天津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理论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张春彦教授从“建筑-人-环境”整体观研究与表达的发端、“时空一体”园林空间与人居环境景观价值的系统研究、“人与天地参”文化与地理层面环境整体观的本土理论体系3方面,全面回顾、反思了天津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唐孝祥教授阐明了风景园林审美活动的本质属性和发生机制,明确了风景园林审美客体的类型构成和属性边界,探明了风景园林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情感作用,并结合风景园林审美实践建构了审美适应性理论和文化地域性格理论。
何捷教授利用数字人文的阅读分析方法讨论了全唐诗中描写曲江的诗歌,指出诗歌中的曲江经历了从权力的表征到权力异化下的个体表征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作为间接而连贯的线索反映了儒家复兴的整个过程。
赵纪军教授指出对于中国风景园林而言,“园”这一“元概念”和“园林”这一组合词需要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园”隐含了古人宇宙观、时空观的传承,而“园林”一词在本质上反映了对“自然性”的追求。赵教授认为,“天人合一”“人与天调”始终是“园”和“园林”的基本内涵。
张振威副教授认为法律制度在引导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规制规划、设计、建设行为方面具有基础性地位,指出风景园林法制知识不应仅被视为实践行为的规则文本,应以一种本体论和方法论角度,将制度分析理论贯穿风景园林现象的解释与说明当中。
分论坛二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刘庭风教授主持,8位嘉宾分别作报告。在提问与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古代传统智慧和传统园林范式在当前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中国风景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和现实意义、传统园林文化与技艺在学科中的定位等话题展开讨论。
林箐教授以水为线索,对汾河谷地的引泉灌溉工程,及其附属建筑、园林景观进行深入研究。林教授认为此地域景观反映了人们利用泉水进行水利开发形成的自然-人工复合体,包含了紧密联系山-泉-祠-村-田-城等诸多要素,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周向频副教授从中国传统园林的当代阐释的角度,展示了作为设计师对当代景观设计传承与创新的思考,认为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在全球化背景下,设计师要摆脱传统的束缚而汲取其精华,甚至创造新的地域传统。
王欣教授对浙江地区置石立峰、假山叠石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重点呈现了近代以来,以“金华帮”为主的假山营造技艺的风格特征的发展cq9电子,以及其对中园林假山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毛华松教授认为厘清中国风景遗产的特征、类型及其保护方式,是推动中国特色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支撑。毛教授基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历史演进,对照中国风景生成的特殊性、探索性,提出了中国风景遗产研究与实践的潜在方向。
郭明友副教授从中国风景园林学的“学”与“术”两个方面,对风景园林在新一轮学科调整中的尴尬处境的产生原因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厘清“学”与“术”的知识架构,在未来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中补齐短板、“学”“术”并重,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风景园林学科。
顾凯副教授聚焦于中国传统园林假山营造中“以少胜多”的技艺,以其在小型庭园中的运用为例,从总体布境、具体造景、叠造技法3个层面展开探讨,为当代叠山实践传承提供理论指引,为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实践传承提供坚实基础。
赵晶副教授总结了1978年中国现代海外造园事业发生以来到2020年的海外中国园林发展与建设历程,从溯源、掠影、剖析、管窥、探索5部分展开,全面呈现了海外中国园林的发展、建设与认知图景。
陈意微老师基于当代与明清时期江南园林中对荷景营造的应用差异,揭示了其所映射的当代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理论、审美倾向与园林遗存修复中的“现代性”,通过探讨明清江南园林荷景营造意匠及其现代观念变迁,思考了当下园林遗产保护中的“真实性”的理解方式。
分论坛三由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院长田国行教授主持,8位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带来精彩的报告。基于报告内容,嘉宾们还讨论了风景园林研究途径的异同、设计即研究的案例与范式、国内外景观管理的实践路径等话题。
王志芳副教授立足景观感知研究中的设计调参过程,强调“设计参数”是景观感知理论与景观设计实践之间的媒介与桥梁,同时也是风景园林专业介入景观感知理论与研究的独特性所在。报告结合了已有研究介绍如何依据不同的数据形式,思考研究过程中的设计调参。
邬东璠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政策文件中所界定的国家文化公园指什么;其次,展示了在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大潮中,清华风景园林专业所做的多环节的实践尝试;最后,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与空间划定。
鲍沁星教授基于参与南宋及杭州西湖古代园林的十余年研究工作经历,介绍了其中涉及古代造园历史研究的一部分新材料和新方法,探讨了如何推进中国古代造园认识的相关心得体会。
高伟副教授通过分析信息营建与信息服务的概念、研究发展历程和相关研究成果,从信息论视角解读了风景园林前沿理论研究的专业转化,探索了信息时代风景园林研究与实践的可能途径。
樊亚妮老师对城市户外热舒适发展、户外热健康环境的设计理论方法及街道空间微气候调控策略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同时在教学中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风景园林小气候设计原理”课程,形成了针对专业问题和设计应用的知识体系结构,完成了从科研成果到教学应用的转化。
钟乐副教授回顾了国际及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研究的发展历程,阐明在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发展中研究所处的地位,辨析风景园林研究、学术、教学、实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托风景园林研究支撑教学、实践的框架路径。
鲍梓婷副教授指出过去的景观实践通常呈现为线性逻辑,将管理或维护作为“最终阶段”实施。然而综合景观管理则涉及到多尺度、多层级的景观治理过程,需要通过跨部门的、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协作以在景观尺度上可持续地管理自然资源,实现多功能景观的目标。这将为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罗曼老师选取中国风景园林代表杭州西湖的“钱塘十景·浙江秋涛”、“西湖十景·南屏晚钟”、“钱塘十景·九里松涛”、“西湖十八景·凤岭松涛”等案例展开历史研究,建构兼具显著性、独特性、联通性的“声景名胜”学科分支,探索了中国特色风景园林体系有机构建的学理路径。
研究生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史舒琳老师主持,8位研究生进行了分享及交流。报告主题聚焦于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批评等方面。
慕晓东指出风景园林批评呈现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特点,对此可尝试搭建风景园林批评学的研究框架,并从生产微观的知识话语的角度大量且高质量地开展相应作品的批评,让学界和行业认识到批评的学科价值。
许家瑞以历时性的时间视角与共时性的空间视角重新审视明清至民国时期无锡园林与塔的相关史料,分析得出无锡的塔体现了中国园林相应的营造知识与应用形式,折射出儒、释、道、易四学下的文化精神。
报告题目:传统风景园林的营造知识及其当代应用——汇聚历史动态发cq9电子展的川盐古道
杨璧沅聚焦于川盐古道系统的物质载体川盐古道本体,提炼出传统营造景境技艺手法,完善川盐古道系统的架构,为盐文化遗产线路上盐业古镇以及特殊景观资源等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参考。
李沂蔓通过解读杏林庄杏花雅集记载文献,思考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文化交流的范式,认为由“物”及“景”的雅集生活情境是岭南园林中引入江南风景意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当今保护与修复古典园林时应当重视的重要线索。
报告题目:游牧文化影响下土默特地区“因山而成”的古代风景营建体系与特征研究
格日勒在考古与文献综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等方法论证了土默特地区风景营建体系历史演变的迭代、“因山而成”的选址、多民族文化交融下的风景园林营建类型及“因山而圣”的地景文化思想特征。
程曦从非物质文化视角对八景“渔歌”文化时空分布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解析,为我国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人居环境地域性文化特征和丰富当代文化景观内涵提供了重要支撑。
陆磊通过梳理“时景”来源及国内外研究动态cq9电子,指出“时景”的形成发展与分类特点。同时,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了从溯源角度探讨时景景观化过程与时景风景营建体系构建,基于时景角度进行审美指标构建以及时景应用模式探索的展望。
焦岩岩运用扎根理论对我国12项山岳型世界遗产项目申遗文本中的价值描述进行编码分析,以游观行为的视觉、空间、意象为依据指导价值特征要素分类,解析了名山风景遗产的特质。
原标题:《分支机构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2022年会顺利召开》